新能源汽車攪局鈦白粉市場 供不應求屢屢漲價
新能源汽車不僅催熱了鋰,還引爆了鈷,現在又要攪局鈦白粉市場。“我們鈦酸鋰電池對鈦白粉的需求量逐年翻倍,所以未來市場空間非常大。”國內鈦酸鋰電池龍頭珠海銀隆相關人士如此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鈷價最近半年因新能源汽車三元材料走俏而被資本追捧炒作,而隨著越來越多產業資本加碼鈦酸鋰電池,高端鈦白粉的需求開始迅猛提升,有望重塑鈦白粉行業發展格局。
除了新科技發展帶來的新增需求之外,鈦白粉行業本身經過多年低谷盤整與去庫存,總體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狀況,行業的景氣度攀升不僅體現在鈦白粉價格持續上漲,而且還陸續反映到相關A股公司的超預期的靚麗業績上,龍頭佰利聯前日發布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6年盈利4.84億,同比增長334%。
“我們現在的貨是供不應求,生產出來后不久就拉走了,全行業都是低庫存。”“確實滿負荷生產,基本沒庫存。”佰利聯、金浦鈦業等多家鈦白粉公司近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均如此表示。
產銷兩旺
“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看好今年上半年鈦白粉的價格!”國內某知名鈦白粉公司銷售總監楊經理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實際上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國內國際鈦白粉市場就處于產銷兩旺的形勢,現在是供不應求,我們公司生產出來的貨不久就拉走了,整個行業都是低庫存。
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佰利聯又怎么看?“個人認為2017年上半年鈦白粉會繼續保持2016年的漲價趨勢。” 這是佰利聯董秘申慶飛在今年1月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時的觀點。
談及訂單情況,楊經理告訴記者:“我們客戶都很穩定,公司都是按月下單,根據自己的產能,能干多少干多少,不接急單。現在訂單提前排滿了,很多工廠現在一月份的單子還沒干完呢!”
現在,鈦白粉已經進入3月的旺季。針對旺季銷售,佰利聯董秘申慶飛曾表示產品可能會更緊張。
供需悄然逆轉
曾經產能嚴重過剩并引發價格暴跌的鈦白粉為何最近一年屢屢漲價?供給側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邏輯也很簡單。供需關系趨緊、原材料漲價、寡頭市場、環保這些因素都有推動。”某券商研究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目前鈦白粉的全球產能在730萬噸左右規模,而中國接近一半,約330-350萬噸。我國鈦白粉企業生產規模雖大,但行業集中度偏低,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放眼國外,鈦白粉行業整體集中度較高,國際前五大鈦白粉企業產能占全球總產能(除中國外)超過80%,寡頭市場明顯。
此外,原材料鈦精礦漲價、環保趨嚴等也都抬高了鈦白粉的價格。
四川某鈦白粉生產企業負責人趙經理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鈦礦的成本要占到鈦白粉價格的一半左右,鈦礦每噸價格從2016年最低只有四五百元漲到現在的1500元以上,(漲幅)確實不小。現在鈦白粉太火,我們自己的鈦礦根本不夠用的,鈦礦價格還要漲。”
“我們的進口礦石價格也高了,去年低的時候只有四五百,現在要一千五六,翻了兩倍還多。”上述楊經理也直呼鈦礦價格漲了。
業內人士介紹,由于需求不振,2015年底鈦礦價格同樣跌到谷底,小廠紛紛倒閉,使得鈦礦供給能力受到影響。2016年受國外出口拉動、環保政策趨嚴,尤其是國內房地產行業的復蘇,鈦白粉供需發生逆轉,導致目前鈦精礦供不應求。
國內龍頭公司中,佰利聯與龍蟒鈦業合并后現有56萬噸產能,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其余較大企業中,金浦鈦業18萬噸產能、山東東佳16萬噸、中核鈦白15萬噸(在建產能15萬噸)。盡管佰利聯完成合并后有了自己的鈦礦資源,但多數公司鈦精礦依然全部依靠外采。
鈦酸鋰“搶食”
鈦白粉的需求結構是,涂料占比60%,塑料占比20%,造紙占比7%,高端油墨占比3%,其余占比10%。其中涂料的需求對于鈦白粉銷量至關重要,所以房地產市場的冷熱會嚴重影響到鈦白粉的價格。
去年樓市的火爆開始逐步傳遞到裝修環節,涂料市場景氣度的回暖帶動了鈦白粉需求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頗為強勁的傳統需求,鈦酸鋰電池的異軍突起,開始“分羹”高端鈦白粉市場。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鈦白粉企業中,佰利聯已經率先進入鈦酸鋰電池專用鈦白粉領域,而這正是鈦白粉的高端需求,此前產量很小,屬于10%需求里的一小部分。
據佰利聯介紹,公司產品中金紅石型鈦白粉比重已經高達90%,且公司還將不斷升級產品工藝。2016年7月公司與志陽科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進軍高端鈦酸鋰電池專用鈦白粉市場。就目前記者掌握的信息來看,這一市場有望發展成鈦白粉一個相當龐大的應用領域。
珠海銀隆是國內鈦酸鋰電池的龍頭企業,公司因格力收購而大熱,成為眾多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就鈦酸鋰電池未來的需求前景,公司有關負責人張經理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今年6月份公司總產能將達到1萬噸,對鈦白粉的需求量約1.2萬噸。從終端需求看,(公司)鈦酸鋰電池對鈦白粉的需求量逐年翻倍,所以未來市場空間非常大,也說明了市場對鈦白粉應用于鈦酸鋰電池這項技術的認可。”
除珠海銀隆外,港股企業正道集團正在國內加緊布局這一市場。2016年底,正道集團與安徽天康成立鈦酸鋰電池合資企業,向國內完整引進美國的鈦酸鋰電池技術和生產工藝,注冊資本3.6億元。
行業整合加速
鈦白粉行業復蘇之際,新一波兼并重組浪潮亦悄然降臨。日前,特諾公司宣布以16.63億美元現金收購科斯特鈦白粉業務,兩者合并后將取代科慕成為國際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商,年總產能為130萬噸/年。
而在國內,佰利聯已成為行業的絕對龍頭,也超越了康諾斯躋身于國際第四大鈦白粉生產商。
楊經理所在的企業是國內氯化法鈦白粉的先行者,他明確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最遲下半年或2018年公司將再建一個6萬噸生產線,三四年左右再建一個10萬噸生產線,而且不排除這期間做些國內外的并購重組。
有行業人士表示,隨著環保要求提升,國內鈦白粉行業整合重組是大勢所趨,優勢企業將通過并購逐步向國際行業寡頭靠攏,最終達到幾個寡頭“一統江湖”地位,其議價能力就更為強大。
來源:涂料采購網
- 上一篇:涂料漲價潮背后 物流扮演怎樣的角色? 2017/3/8
- 下一篇:防腐涂料發展迎來新機遇 下一站爆點在哪? 20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