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背后的萬億大市場,或將成為涂料行業新藍海
既然說到代建,我們首先就得搞清楚它的定義。代建制的起源是美國的CM項目管理模式,即Construction Manager,為項目業主提供工程管理的服務。后又演化成為Construction Agent。代建制最早出現在政府投資項目,特別是公益性項目。針對財政性投資、融資社會事業建設工程項目法人缺位,建設項目管理中“建設、監管、使用”多位一體的缺陷,并導致建設管理水平低下、腐敗問題嚴重等問題,通過招標和直接委托等方式,將一些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性的政府投資項目委托給一些具有實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專業公司實施建設,而業主則不從事具體項目建設管理工作。業主與項目管理公司或代建部門通過管理服務合同來明確雙方的責、權、利。
簡單點說吧,代建即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單位負責建設實施,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給使用單位的制度。代建制期間代建單位按照合同約定代行項目建設的投資主體職責。這無疑是建筑領域一個引人關注的視角。
近年來隨著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管理模式已由投、建、管和用多位一體的模式,逐漸向投、建、管和用職能分離的模式轉化。“代建制”是將項目建設人與項目使用人分離,由具有專業技術資質和管理能力的法人單位(代建人)接受業主委托承擔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的項目建設方式。
因為即使沒有調控這個催化劑,中國的開發商最終也會分為三類。美國的歷史經驗表明,房企發展到最后,要么轉變為擁有超強資本運作能力的金融機構,如鐵獅門;要么成為專業的代建商,國內傳統的開發商則將會分化為三類:專業做土地整理的一級開發商、專業做地產金融的投資商和專業做開發的代建商。而現在,一系列的變化,正在讓這種分化加速到來。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幾年保障房向上的發展勢頭不會改變,規模會持續擴大。開發商參與保障房項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商品房中配建保障房,另一種方式是代建,由政府出錢,開發商代建。目前代建成為主要參與形式,企業獲得政府給予的利潤回報。
我們都知道,中國涂料產業改革開放后二十余年的野蠻成長,在造就涂料行業無數財富神話的同時,也使行業缺少了應有的積淀與沉穩,這也是為什么不少二十余年的老涂料企業相繼沒落,而行業抄襲盛行、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根本原因。市場的進一步洗牌導致品牌強弱格局越來越明顯,許多未能在新一輪市場洗牌的過程中站穩腳跟,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定位的企業將會被市場競爭和大環境給淘汰出局。
如果說說國家政策為涂料行業注入了新鮮活力,那么涂料企業是否能夠抓住這些機會,這就需要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和綜合實力了。比如保障性住房這樣在性質上屬于國家的民生工程等。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產業,包括涂料在內的家居建材產業的“命運”,直接受房產業的影響。保障房建設將給建材行業帶來一連串積極的連鎖反應。由于建材行業的需求與房地產投資的相關性極大,保障住房建設的嚴格實施,保障房建設進程的加快,可以說為涂料的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1.7億平方米代建市場規模總量,對涂料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隨著國家投資體制改革的進行,專業代建公司隊伍的逐漸壯大,現階段代建機構相比總包攬的房地產公司具有優勢,更為可行。保障房數量大幅增加,質量更受關注。保障房畢竟不是商品房,在保障房“質量保衛戰”中,除了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方之外,材料供應商也承擔重要角色。政府對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必將堅持“高品質”與“低成本”的目標,更看重涂料產品的性價比,對于所挑選的涂料供應商也必將要求具備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較低的產品價格,所以如何做好保障房市場是涂料企業都該思考的問題。在此,我們也建議各大主打建筑工程涂料的企業們做好考察工作,深入研究,適應這一群體的采購需求,開拓藍海,適應未來的市場需求!
來源:慧聰涂料網
- 上一篇:2023年聚氨酯涂料市場總量將達378.12萬噸 2017/6/7
- 下一篇:2016年度中國涂料占全球市場約30% 20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