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小涂料生產企業原材料供應商選擇策略
大宗溶劑、合成樹脂用單體這些產品的主要生產商為石化上游企業,鮮少有涂料企業能直接從工廠采購這類產品。而市場上這些產品的貿易商眾多、市場價格變化快、價格透明度高、同行間競爭激烈。而且供應商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相對疏遠,有的供應商合作多年也未曾謀面。可以說這類產品的價格是最透明的價格之一,如此透明的價格肯定就不需要太多的供應商了,集中采購量選擇兩到三家供應商,讓供應商之間有競爭但也能確保供應商通過競爭能得到一定量的訂單就可以了。如果供應商選擇太多,看似價格更有競爭力,但每個供應商能從企業拿到的訂單就不會太多,沒有量的支撐反過來供應商也不會給什么好價格。這些產品一般都是采用現款現貨或較短的賬期來結算,如果自己公司有一定的采購量可以去嘗試著先跟每個品種的一手經銷商建立合作關系。如果單品種采購量吸引不了一手經銷商就轉向多品種集成的二級集成貿易商,將自己公司的多個相關產品打包集中到這二、三個供應商來采購,通過多品種采購集中起來一定的量,以吸引供應商的重視。
樹脂、顏料、助劑這些產品不像大宗溶劑一樣在市場上任由采購人員來進行比價采購,更多的是技術人員在配方選型時選擇了什么產品,其供應商也就相對固定了下來。即使市場上有性能相似的低價產品,采購人員往往也不能自主實施低價采購,因為有些原材料,雖相似但不同廠家生產的品質差異較大,直接影響涂料產品性能及外觀,如果未經技術確認貿然更換,極易導致質量事故。很多老板很在意采購一噸原料能不能省下50塊錢,而忽視了這個原料是不是一定要出現在配方中,是否非此不可。一般來講,一個涂料產品至少80%成本,研發階段就確定了。很多研發人員在開發一個新產品時,對性能類似原材料的價格并不是十分清楚,一些重要的供應信息也不一定會傳遞給研發人員。既然研發對成本的影響這么大,故建議采購人員提前介入,應盡量采取在研發階段就讓熟悉市場供應的采購人員參與其中。例如:樹脂、顏料、助劑是不是一定要選擇國外品牌,國內類似廠家產品能不能滿足要求,有的時候技術人員更關注產品的質量,在選型時盡量選擇國外品牌,但這樣會不會造成質量過剩?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有的原料同時有幾個品牌都有類似的產品,在選型時可以先進行預詢價,按價格從低到高的順序分別進行試驗,直到找到適合的原料。
供應商一定要相對固定,與現有供應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爭取雙贏。選擇符合公司發展需要的供應商,在成本上就會領先競爭對手一步。但更要管理好供應商,培養優秀供應商,持續讓公司保持成本領先,后續再來和大家聊聊供應商管理以及與供應商合作雙贏。
來源:涂料工業
- 上一篇:虹牌涂料榮膺涂料百強榜第19位 2019/7/1
- 下一篇:原材料價格下行漸止趨于穩定 2019/6/17